(本文约3600字,读完需要10分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经历10月断崖式下跌后,港股医药股们终于在11月迎来解套。
截至笔者发稿,整个医药板块涨幅逾5个点,多只“杀估值”的明星股均开始正面好转,比如复星医药(02196)、中国生物制药(01177)、石药集团(01093)、石四药(02005)、三生药业(01530)都升高5%以上,成交量活跃。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追根溯源,除了大势造市,恐怕还与三季报有关,毕竟在港股市场,投资者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即便业绩失效,但仍是买入、卖出的参考元素。
中药注射剂再次翻身,配方颗粒不容小觑
“业绩”是检验企业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从已发业绩的港股药企成绩来看,增长最快的无疑是颇为抗跌的神威药业。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笔者观察到,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9个月未经核数师审阅的管理账目内营业额达人民币19.59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加49.0%。
分别是注射液产品的营业额增加52.9%至人民币10.26亿元;
软胶囊产品的营业额增加24.1%至人民币3.32亿元;
颗粒剂产品的营业额增加35.4%至人民币2.68亿元;
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营业额增加140.9%至人民币2.25亿元;
及其他剂型产品的营业额增加26.6%至人民币1.08亿元。
如图所示:
此外,以产品剂型分析,截至2018年9月30日止9个月,注射液产品、软胶囊产品、颗粒剂产品及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分别占集团的营业总额约52.4%、16.9%、13.7%及11.5%。
中药注射剂产品虽然在本质上是“昨日黄花”,但近几期仍保持如此增速,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近年以来,该公司在不断巩固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影响力,并且还实现了价格的上调,这样的举措不仅让一季度注射液产品需求得到增长,自然然收入实现了增长;
二是一季度国内爆发流感,诸如奥司他韦断货的同时,也拉动了神威药业的抗感冒注射液的销量,并且考虑到冬季流感潮,预计四季度这块仍将会保持一个不错的态势。
另一块中药配方颗粒产品也不容小觑。笔者曾分析过,河北是其主战场,该省医院的中药配方颗粒几乎都来自神威药业,并被明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等同于“垄断式”的市场。
期内,该公司的中药配方颗粒销售网路已覆盖河北省的100多家中医院,覆盖率约为70%。
并已在该等中医院安装了120台神威智慧配药系统,平均每家中医院1.2台,用于销售本集团旗下超过600种已独家被纳入河北省医保报销范围之内的中药配方颗粒。
大输液市场的提价潮,咖啡因充满想象
“限抗令”之下,丝毫未能影响石四药的业绩。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笔者看到,2018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额30.73亿港元,同比增长46%;股东应占利润6.47亿港元,同比增长42%。
公告称,由于静脉输液的销量及平均售价上升,公司营业额有所增长。前三季度,毛利增长64%至19.05亿元,毛利率由55.1%增至62.0%。
毛利率继续暴涨,按笔者9月27日实地调研,与管理层交流所得,主要有几个原因:
一是高毛利直立软袋(前三季度实现90%销售增长)有望得益在南方地区的快速扩张持续增长;
二是看好玻瓶(前三季度销售额实现75%的增长)受治疗型输液产品占比上升推动扩张;
三是非PVC软袋前三季度录得28%的销售额增长,并且新增的手术室专用大输液生产线、大容量大输液生产线都将在2019年投入使用,预计届时的产能与销售都将有一个明显的提升,估计能达到15.6亿瓶/袋左右,也就是增加8%。
除了大输液,咖啡因业务也引人关注的业务板块。2017年石四药从中安药业收购了7个原料批文,预计2019年投产,有望首年实现3000吨的产量。
考虑到全求市场的咖啡因都处于涨价的阶段,这块完全有望形成新的业务增长点,最终优化业务结构。
研发投入陡增,单抗收获近在眼前
与其它上市药企不同,复星医药的前三季业绩所有浮动。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笔者发现,2018年前三季度,该公司期内营业收入为181.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94亿元,同比减少13.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2亿元,同比减少14.22%。基本每股收益为0.83元。
别看净利润是亏损的,但要知道其主要是将精力放在研发上。期内,该集团研发费用共计11.14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59.13%;其中,2018年第3季度该集团研发费用为4.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65%。再就是子公司、控股公司的亏损也拖累的一部分。
如此大的投入,当然回报也是看的见得,比如其单抗药物就即将进入收获期、一致性评价品种的进展也如火如荼。
先说单抗药物。截至目前公司共有9个产品(包括4个生物创新药)、13个适应症在大陆获批进入临床;2个产品获临床试验申请受理。
而已进入三期临床、预计于未来3年内陆续上市的品种包括:利妥昔单抗类似物(DLBCL)预计于年底上市;曲妥珠单抗类似物(乳腺癌)预计于19-20年上市;阿达木单抗类似物(银屑病)、贝伐珠单抗类似物(结直肠癌)预计于20-21年上市。同时复星凯特的CAR-T产品获CFDA批准进入临床,稳步推进其在国内的产业化。预计未来3年公司将步入研发集中收获期,会有大量产品陆续上市。
关于利妥昔单抗,笔者也反复说过多次,根据统计显示,我国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淋巴瘤的90%左右,每年新增患者约8万人,考虑到存量市场,估算利妥昔单抗国内市场空间超过60亿元。顺利上市,何愁不能快速回本?
再说一致性评价品种。复星医药目前共有4个品种通过了一致性评价,具体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阿法骨化醇片、阿奇霉素胶囊,除了阿法骨化醇目前市占率约8%,其他三个品种还没有展开销售,当然考虑到进入国家带量集采试点,其有望“以价换量”,占领市场。
至于复宏汉霖,这家准备登陆港股主板市场的子公司就不用多说了,一旦挂牌,协同效应可想而知。
参芪扶正已“盖棺定论”,活体检测成新故事
股价长期处于下跌的丽珠医药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2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亿元,同比减少77.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17.15%;每股收益0.43元。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扣非净利润增长主要是由于主营业务稳定以及资金管理进一步优化利息收益增加。
公告显示,期间西药制剂产品实现收入33.56亿元,同比增长15.05%,其中,消化道领域产品实现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28.70%;心脑血管领域产品实现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26.64%;抗微生物药物实现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18.17%;促性激素产品实现收入12.50亿元,同比增长17.62%。原料药和中间体产品实现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15.37%。中药制剂产品实现收入12.28亿元,同比下降24.16%。诊断试剂及设备产品实现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9.85%。
具体分产品来看,该公司二线品种和诊断试剂板块增速较快。参芪扶正和鼠神经下滑明显,前者销售收入8.21亿(-36.18%);后者鼠神经生长因子3.60亿(-16.04%)鼠神经生长因子一季度下滑17%,中报下滑18.13%。
而艾普拉唑、亮丙瑞林增长较好,分别为4.51亿(+35.81%)、5.90亿(35.35%)。基础的药品也实现了大放量,比如雷贝拉唑增速47.48%、氟伏沙明21.31%、伏立康唑22.85%、抗病毒颗粒增速19.99%,按这种增速,2019年上半年就能拿下较好一个数据。
相比原有产品,笔者更关注是他旗下的诊断技术,毕竟6月11日他们做了股权转让。
此前股权转让涉及的对价为92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0.85%。
而转让完成后,该公司持有丽珠圣美33.15%股权,李琳持有41.10%、石剑峰持有7.79%、林艳持有5.03%、珠海丽申持有2.93%以及珠海正路持有10.00%。清一色都是丽珠圣美的原高管。
与此同时,这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合并报表范围将发生变更,丽珠圣美的财务数据将不计入丽珠制剂的合并报表范围内。
换句话说,就是“剥离”,由当初的母子关系变为平行关系,管理权落实到原先孙公司个人头上,风险共担。
本是同根,股权变更何意?这就不得不提CTC富集技术。以目前CTC计数每例大约5000元来计算,刨除厂折扣,基本上每例利润率约在50%以上。由于现阶段国内适合做液体活检的存量癌症病人共约有500万人,在进入市场初期,若1%的病人选择CTC富集技术,每年检测2次,如此一来每年便能给丽珠医药带来1.5亿的收入。
随着肿瘤早筛等诊断分析服务的配套以及每年约246亿液体活检市场的持续上升,排除竞争,保守估计该业务能每年贡献近10亿的业绩。
业务量如此之大,显然让其在继续在子公司名下不划算,毕竟肿瘤液态活检一旦成功,无疑将直接能托起丽珠医药的估值。